原标题:什么叫“施工成本管控”,看完就给跪了!
企业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的背后主要是成本的竞争。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建筑行业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基创建设认为,适者生存,施工企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只有进行合理、高效的工程成本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如何才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呢?或者说,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想降低工程成本,但一个项目下来,虽然感觉企业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技术服务费等等方面已经管理的很好了,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有效的成本管控,这是为什么呢?
基创建设作为一家专注于市政道路、大型桥梁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工程公司,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对施工成本管控越来越明晰。
当然了,不同项目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管控成本。不同的企业,管控的侧重点也不同。
总的来说,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主要从工程投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工程结算四个阶段展开。下面用一张图形象地描述:
1
工程投标阶段
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尽可能了解业主和深入分析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预测工程项目事前的目标成本,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期望值,合理制定投标价格,一举中标!
中标后,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要确保合同的各项文件齐全,合同用词准确,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足够的预见性,使得发生争议时有据可依。
施工企业要组建有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项目经理部,带领团队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预测,确定成本计划,制定最优施工方案。
2
施工准备阶段
中标后,施工企业应根据中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编制项目目标责任,以保证工程的实施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编制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充分深入、详细地搜集、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市场行情和供应条件等资料,确保目标成本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过程阶段
施工阶段是控制建筑项目成本过程中的核心阶段。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目标成本进一步详细分解,明确项目利润或容易造成亏损的所在,合理对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进行配置,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部门,分解到个人,加强目标成本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另外,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见的改变,企业要注重工程变更的资料记录和收集,及时提出变更申请,完善资料,编制文件,为后续结算提供依据。
4
工程结算阶段
完工后,施工企业应及时清理现场剩余材料和机械,减少浪费。
同时,企业应快速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批复结算资料,回笼资金。
另外,企业内部要进行工程成本的实际发生和计划发生的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做好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下次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只有聚焦施工管理阶段,应用好的造价工具,采用专业、开放、务实的方式,对技术、生产、商务、管理等人员进行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而达到减少项目变更、缩短项目工期、控制项目成本、提升施工质量的总体目的。
切记
: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很重要,但是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更重要。每个公司必须要有一批了解公司文化、公司经营、公司项目的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成本控制,归根结底其实是人的管控,只有忠于企业的人,才会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断思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