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
,又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大帝在
中国民间信仰
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
紫微宫
又叫紫宫、紫微星,位处
三垣
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西汉
未央宫
、
隋唐洛阳宫城
紫微城
、
明清故宫
名曰
紫禁城
即是这一来历。
紫微星是位于上天的最中间永远不动,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
星斗
,节制鬼神与雷霆。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
紫微垣
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按《
犹龙传
》云:“紫微北极玉虚大帝,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治酆都,乃诸天星宿之主也。
北极驱邪院
是其正掌也。”
紫微大帝位高权重,参谋广泛。从考制宇宙劫运,到
天下国家
兴衰,再到三界仙真升降,再到群生的祸福寿夭。神通无边而能顷刻摧倾三界群妖魔怪;威德广大而节制雷霆之运行。
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神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胜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分别是: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
后土
皇地祇。
紫微大帝
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南极长生大帝
协助玉皇执掌九霄雷霆,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两极与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岳渎。
北极紫微大帝
简称北帝,位居天的中央,在古代中国民间极受崇拜。
紫微大帝
,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是
北极星
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居于
紫微垣
内。《
上清灵宝大法
》卷四说:“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
帝座
是也。按《
天文志
》云: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动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昊天,上应
元炁
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
至于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来历,《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曰:“在昔龙汉,有一国王,其名周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
大劫
,王有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子,辅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花
温玉
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包,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
天皇大帝
,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为
贪狼
、巨门、
禄存
、
文曲
、
廉贞
、
武曲
、
破军
之星,或善或恶,化导群情,於玉池中,经于七日七夜,结为光明,飞居中极,去地九千万里,化为九大宝宫,二长帝君居紫微垣
太虚宫
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
众星之主
领也。”
“斗姥元君”,又作“
斗姆元君
”或“中天梵气斗姆元君”。是现今宇宙开始时,宇宙中最宏大华贵祖母之气的精神。是现今宇宙时空与星辰灵性之祖母。“斗”在
中华文明
里,划分天域时分为三桓五斗众星。“姆”指祖母。道经云,斗姆“为众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经曰:“斗母登于宝座之上,怡养神直,修炼精魄,冲然撮炁,炁入玄玄。运合灵风,紫虚蔚勃,果证玄灵,妙道放无极微妙光明,洞彻华池。化生金莲九苞,经入间七周夜,其华池中光明愈炽愈盛,其时一上腾九华无中,化成九所大宝楼阁。宝楼阁中,混凝九直,梵炁自然成章文。前有无罡光敷,应现九道体,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
斗姆元君应现九道体,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勾陈天皇大帝、
北极紫微大帝
。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是说见于
道经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
天皇大帝,长子也,紫徽
上宫
纪纲,元化众星主领。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极中天明堂布政下土。”
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
《
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
》载:“起於龙汉元年,有北阴酆都六洞鬼兵,神灵魔王,游行人世,杀害生灵,莫能制御玉帝召北帝统率神将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号令符,紏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驱荡妖氛,救护黎庶,功成行满,昇入北极中天自然总极紫微大帝之位。”
《
洞渊集
》曰:“紫微北极五灵帝君者,位居中天紫微,垣为万象宗师,众星拱之焉。昔龙汉元年,为北阴酆都罗山,六洞鬼神妖魔,出行人问,杀害生人,尤甚莫能制御。上帝召北帝,统神将天兵,驱荡氛邪,救护兆庶,功成昇帝入中天,自然总极紫微之位。七真曰:我祖师北极
历劫
已来,勤苦
香灯
,供养三清,功满德备,而昇入紫微帝位,出入常有华盖相随,星光七宝灿烂。上彻诸天,下照万国,每月二十七日下降,察世人罪福焉。”
《
后汉书
》卷四十八谓:“天有
紫微宫
,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紫微垣又称紫微宫,后来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紫禁城。道教认为,北辰是永久不动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间,位置最高,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众神之本”,因此对它极为尊崇。《晋书·天文志上》谓:“
北极五星
,钩陈六星,皆在紫微宫中,北极,北后最尊者也;其细星,天之枢也。”并
以之
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唐代
孔颖达
《书·说命中》疏:“北斗环绕北极,犹卿士之周卫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犹州牧之省察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犹诸侯为天子守上也,天象皆为尊卑相正之法。”
道经
中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职能是:执掌天经地纬,以率三界
星神
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
宗王
,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卷上曰:“北极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玉枢经》又曰:“斗中复有尊帝二星,大如车轮,若人见之,留形住世,长生神仙。”
由此紫微大帝受到历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与玉皇大帝一起奉祀。四川大足等地,还可见到宋代塑造的紫微大帝神像。《明史·礼志四》载:明时,宫廷还敕建了紫微殿,“设象祭告”。其形象是一身帝王打扮,旁边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护卫,十分高贵威严。紫微大帝的神诞日相传是农历四月十八日。
至心皈命礼
大罗天阙,
紫微星宫
⑵。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⑶。法号金轮炽盛,道称
玉斗
玄尊⑷。璇玑玉衡齐
七政
,总天经地纬⑸。日月星宿约四时,行黄道紫垣⑹。万象宗师,诸天统御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⑻。万星教主,无极元皇⑼。中天紫微,
北极大帝
⑽。
[注释]
⑴星主宝诰:
又称《紫微诰》。
星主,
指
紫微北极大帝
。紫微大帝统御万星,故称星主。
⑵大罗天阙,紫微星宫:大罗,
即大罗天。在三界诸天之上。
天阙,
宫阙
。又指天上的门。
紫微星宫,
又称
紫微宫
,为天上星名。在北斗以北,按《
步天歌
》有星15颗。以北极为中枢,成两屏藩形状。此指紫微北极大帝所居住之所。
⑶尊居北极之高,位正中天之上:尊,
地位极高。
北极,
北极星,在天的北极。(其实北极星并不在天球的正北极,现距极为1°)此指北部的极高处。《
周礼正义
》卷二十八称:“北极正中即天之中,古谓之天极。”故言“位正中天之上”。
⑷法号金轮炽盛,道称玉斗玄尊:金轮炽盛,
为紫微北极大帝的法号。
玉斗玄尊,
道门对北极大帝的尊称。
⑸
璇玑
玉衡
齐七政,总天经地纬:璇玑,
北斗星
名。《
春秋运斗枢
》称,
北斗七星
,第二旋,第三玑。
玉衡,
北斗第
五星
。
齐,
整治。
七政,
指北斗七星。《书·舜典》“日、月、五星,各异政”,《
尚书
》“北斗七星各有所主,……
日月五星
各异,故曰七政”。
总,
统御。
天经地纬,
原以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此指天地。
⑹日月
星宿
约四时,行黄道紫垣: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宿,
泛指天空之星。
约,
约束、控制。
四时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黄道,
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而行,黄道就是太阳绕地的轨道。
紫垣,
即
紫微垣
、紫微宫。
⑺万象宗师,诸天统御:万象,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宗师,
指受人尊崇、奉为师表的人。
诸天统御,
即统御诸天。紫微北极大帝统率诸天星神,是一切现象的宗主。故称“
万象宗师,诸天统御
”。
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
指悲悯世人。
大愿,
济度众生的宏愿。
大圣,
智慧超凡、通真达灵。
大慈,
慈祥呵护众生。此赞紫微北极大帝之
盛德
。
⑼万星教主,无极元皇:教主,
原指宗教的创始人,亦指教中地位极高者。此指统御众星之主。
无极,
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
元皇,
称天地人始分之时。
⑽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此为紫微大帝指尊号。全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是
道教尊神
“四御”之一。
道经
称,北极大帝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仅受玉皇大帝支配,统率三界
星神
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宗主,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可见北极大帝的品位之高。
紫微星
: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
帝星
”,所以
命宫
主星
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 紫微星就是
北极星
,也是
小熊座
的主星。
北斗七星
则围绕着它四季旋转。如果把天比作一个漏斗,那紫微星则是这个漏斗的顶尖。我们把这种象“被群星围绕的紫微星”的人称作紫微下凡的命。但是被围绕的范围有大有小。生在乡族为一族之主,生在国为一国之王。
《山海经》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第一位
地神
是
上古大神
——轩辕
黄帝
。《山海经》里天神
帝俊
主宰万物,轩辕黄帝主宰人间。《中山经》记载:“黄帝四面”。这里并不是说黄帝长了四张脸,而是说黄帝主宰
华夏
四方的土地。上古四方神句芒、
祝融
、
蓐收
和
禺强
,都是黄帝委派的地神。另外,黄帝这个称号的本意就是地神,因为土地是黄色的。
道教神话中的紫微大帝
后来,道教神话兴起,地神黄帝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黄帝骑黄龙升仙后,变成了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首,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从秦汉到宋代,地神的地位一步步衰落,最终演变成矮小的土地公。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地神其实被历代王朝统治者兼任。因为,历代皇帝皆自称“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主不再需要一个主宰大地的神灵,土地公的职能受到了限制。
由此可见,道教神话中的紫微大帝和《山海经》记载的地神,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华夏
人文始祖
——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