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M-133A弹道导弹

美国第三代潜地弹道导弹
收藏
0 有用+1
0
UGM-133A弹道导弹是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海基核威慑力量。
UGM-133A弹道导弹于1983年开始工程研制,1987年1月在陆基平台上进行首次三叉戟Ⅱ导弹飞行试验,1989年进行潜射试验,初始部署于1990年,服役中 [2]
中文名
UGM-133A弹道导弹
外文名
UGM-133A Ballistic Missile
前型/级
UGM-96A弹道导弹 [3]
次型/级
本型为最新
服役时间
1990年 [1]
国    家
美国
设计单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3]
建造单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3]
服役情况
现役 [3]
导弹类型
潜射弹道导弹 [3]
首飞时间
1987年1月

发展沿革

UGM-133A弹道导弹现装备于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潜艇(每艇24枚)与英国海军 前卫级核潜艇 (每艇16枚),俄亥俄级其中有9艘在建造时就装上本型导弹,有8艘原来装一型导弹的潜艇将改装以容纳二型导弹,合计17艘潜艇携带408枚三叉戟Ⅱ型导弹。英国方面,4艘每艘可携带16枚三叉戟导弹总共有64枚导弹 [3]
18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后10艘从一开始就装备了三叉戟Ⅱ D-5导弹,每艘核潜艇装备24枚三叉戟Ⅱ D-5导弹。前8艘早期装备三叉戟ⅠC-4导弹的潜艇,最早的4艘改为巡航导弹核潜艇,后4艘换装三叉戟Ⅱ D-5导弹。在民兵Ⅲ导弹使用单弹头,和平卫士导弹退役后,三叉戟Ⅱ D-5导弹是美国拥有的唯一的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导弹。作为美国核力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生产数量截止2004年已达425枚,以后的年份中生产5~12枚不等。三叉戟Ⅱ D-5导弹的寿命已经延长到42年,在下一代潜射洲际导弹服役前,保证美国海基核力量威慑的有效性 [3]
2009年12月19日,美国海军从位于大西洋上的俄亥俄级SSBN 732阿拉斯加号核潜艇上进行三叉戟Ⅱ潜射洲际导弹发射成功,这是三叉戟Ⅱ潜射洲际导弹自1989年以来的第130次连续成功发射,创造了导弹试射成功率记录 [3-4]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UGM-133A导弹发射
UGM-133A弹道导弹作为美国海基核力量的核心,和三叉戟Ⅰ C-4导弹一样是三级固体导弹,不过它采用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包括新的NEPE-75(硝酸脂增塑聚醚-75)高能推进剂,碳纤维环氧壳体,碳碳可延伸喷管,GPS/星光/惯性联合制导。射程3837海里(7100千米)~满载时4000海里(7400千米)。
UGM-133A导弹具有大得多的体积,它可以携带8具MK-5再入载具外加8枚47.5万吨的W-88核弹头,此时它的射程高达11000千米。在满载情况下,三叉戟Ⅱ D-5核弹头投掷数量可以增加到14枚,当然射程会有所缩水。不过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规定下,只携带最多8枚核弹头 [3]
UGM-133A弹道导弹的再入载具在GPS提供精度修正时圆概率误差可到90米,如此高的精度,使三叉戟Ⅱ D-5具备了进行第一波攻击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可以对苏联加固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和加固的地下战略指挥部进行打击。可携带8枚当量10万吨W-76四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一般装载10枚当量47.5万吨W-87二一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考虑装上可操纵式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