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德国的一个小乡村,发生了一系列神秘诡异的事件。村中的医生落马受伤、佃农妻子意外死亡、智障儿童被打失明、女孩埃琳娜的奇怪预言等等。这些事件虽无因果联系,但确有一个共同点是嫌疑人从未出现。导演有意地将这个悬念保留到了最后,期间也未给出明确的指示情节。镜头跟随着教师的视角,注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电影出现的事件相对零散,因此以教师独白出现的次数,作为对故事节奏的区分。碎片化的情节削弱了故事的悬疑性,结局并非以揭露真凶为目的。而是通过教师的主观视点,呈现了一群孩子在严酷强势的生活环境中,被改造成了怎样的人?而片中的大人,同样戴着假面。成年人与孩童是导演讲述的两大群体,他们生活在一战前夕的德国,在一种冷暴力的氛围中变得冷漠无情。哈内克对于战争的忽略性描写,反而引发了人们将其与人物形象相联系。
中文名:白丝带
外文名:The White Ribbon
制片地区:德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
导 演:迈克尔·哈内克
编 剧:迈克尔·哈内克
类 型:剧情
主 演:Christian Friedel,Ernst Jacobi
片 长:144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9月17日
眨眼评分:7.2
电影的结构分为两部分,自述与再现。自述即个人独白部分,侧重于用文字阐释情节,而再现则将主人公脑海中的故事重现荧幕。导演对于作品的掌控,介于意识流与生活流间。钢琴教师的记忆存在于意识之中,因而在片中的逻辑线不太清晰。而回忆起的具体事件,则如生活般真实。
可以看出,哈内克导演的影片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即从一种客观的角度介入。而剧中人物性格的形成,则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是电影表达的重点。《白丝带》中畸形的成长环境,成人世界的复杂和虚伪,造成了孩子们对于暴力行为的不同态度。暴力行为的代际延续,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片中成年人的暴力行径,导致了孩子将这样的行为延续。
白丝带作为物象的出现,不仅具有道具功能,也承载了电影精神内核,是连接两代人的标识。虽在电影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暗示着父亲希望孩子时刻保持一种纯洁性,这也体现了父权话语体系中父子关系的问题所在。即以白丝带是否系在身上,作为一种鉴别孩子优劣的方式进行教育。片中,父母与孩子吃完饭后,要进行庄严肃穆的吻别仪式。而那个最不听话的孩子,将以惩罚的方式得到白丝带。其中为首的克拉拉便是一种少年老成的状态,她曾经佩戴过白丝带。丝带摘除后,她便将父亲的鸟儿杀死,并摆成十字架的形状,间接向父亲宣战。
剧作的精妙之处在于,佩戴白丝带的孩子并非是故事着重描述的人,相反恰恰是那个未佩戴的人。导演将叙事重点转移,以一种反常规的叙事方式来调动观众的思考。
同样,哈内克对电影画面的表现有着极高的要求。影片的布光和色彩具有一种艺术格调,观众仿佛回到了黑白胶片时代。每一帧的定格,可以品味出导演的精心设计。小段落音乐的运用(舒伯特变奏曲)与影片的黑白色调相得益彰,使影片沉闷的氛围得到缓解。
在佃农妻子整理仪容的场景中,构图呈现一种半遮挡的空间结构。这不仅增强了电影空间留白的意味,也达到了一种只可意会的叙事效果。电影选择以黑白色调铺满荧幕,每个人物的出现似无波澜,将故事世界中的冷漠之味传递出来。因此,给人以间离之感,唯有教师故事线的出现,成为区别于片中冷血群体的例外。他在剧中扮演一种局外人的角色,代替导演视角,复述故事,但难以参与其中。
哈内克曾于1997年将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改编成同名电影,通过对权力与个人的探讨,来控诉世界的荒诞、异己和冷漠。弱者别无选择,只能向强者低头。比如《白丝带》中的智障儿童,让果子联想到了《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卡里是母亲与医生通奸堕胎的产物,被人戳瞎双眼,最后彻底失踪。在冰冷残酷的世界面前,他们面对的只能是被抛弃的命运。
正如《城堡》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白丝带》中权力分配比重的差异,更为直观地体现在片中塑造的不同人群中。电影通过影像话语将社会、学校、宗教、家庭等不同社会机构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代表人物为医生(父权)、牧师(神权)、伯爵(政权)、佃农(父权)与教师(局外者)。每一个人都有与之对应的女性形象和儿童形象。五个人组成的人物关系网,暗示了不同阶层的矛盾冲突。剧中人物的阶级壁垒,自始至终难以打破。故事中的男性享有话语权,女性缺乏地位,而儿童缺失爱。因此,影片通过几组不同的人物将权力持有者与服从者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
《白丝带》一反传统叙事,故事连续性较弱,难以持续吸引观者的注意。甚至需要人看上二至三遍,才能有效地接受剧作所传达的思维。所以,导演所讲述故事的预设价值,成为影片艺术性的最核心体现。这种价值理念隐藏在电影文本中,主要通过不同的群体表现出来。其中,一个核心观念便是位于权力制高点的群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施压,最终导致弱势者的反噬。而反噬的结果,就是在冷暴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别于常人。换句话说,人行为中暴力的成因,与上代人的行为动作密不可分。这似乎与战争有所关联,当然,果子并非意指必然的联系,也许只是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罢了。《白丝带》从广泛层面上看,是对一战前夕德国的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从细节层面上看,则是对人性中暴力因子的形成和产生做出解答。因此,这是一部令人细思极恐的影片。
不同导演的不同理念,有着不同的传递方式。因此,对影片解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一部好的作品早在文本策划之初,主创者就应确定想向观众传达如何的理念,这正是电影文本的预设价值。但是那些难以定位、确立自己价值方向的作品,果子相信其成片也很难出众。
第二十四次眨眼
预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第二十四次眨眼
电影,一面集中的镜子……
微博ID:第二十四次眨眼
微信公众号ID:mirror-movie
公众号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电影学系 filmtopia电影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